经常会有人说自己眼睛干涩,总感觉里头有东西,出门一吹风眼睛就更难受,甚至得背着风走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症状?出现这种症状该如何治疗?今天就和大家讲讲中医如何治疗干眼。
1、什么是干眼?
干眼,又称角结膜干燥症,是眼科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,中医称之为“白涩症”、“干涩昏花”、“神水将枯”、“燥症”。以泪膜稳态不平衡为特点,表现为眼表有异物感、干涩感、烧灼感等。
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,在65-84岁的人群中,有14.6%(即430万人口)患干眼症。
近年来,由于电子设备的使用,干眼症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的同时,患病人群也渐渐偏向年轻化。有些年轻人可能认为干眼症不会像其他疾病一样对生命构成威胁,甚至觉得眼睛干涩不是什么大事,点点眼药水就可以缓解,但干眼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滥用眼药水有很大概率使干眼程度加重,严重时更会对视力和日常生活造成影响。
目前,治疗干眼的主要手段是人工泪液替代疗法,只能缓解局部症状,不能长期应用。中医辨治干眼的历史源远流长,效果显著,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。
2、干眼症怎么自检?
(1)以前打呵欠,有眼泪从眼眶中流出;而现在打呵欠,努力眨眼睛之后,只会稍微湿润一下眼眶。
(2)以前一觉醒来,眼角常有眼屎;而现在一觉醒来,只觉眼睛干涩,严重者还有些胀痛。
(3)以前不怕吹风,能迎风而走;而现在怕吹风,迎风而走,需眯着眼睛
3、怎么预防干眼症?
(1)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:在没有中央空调或暖气的房间,需要定时开窗通风,保持房间湿度在40~60%,若环境干燥,会使眼睛的水分蒸发过快,加重泪液的流失,可使用室内加湿器,增加瞬目动作,以减少泪液的流失,保持眼睛湿润。
(2)注意休息:连续看书或操作电脑时间不超40分钟,每40分钟后休息5分钟~10分钟,可以尝试闭目养神或者远眺,每天累计看书或操作电脑时间不超6小时。要经常眨眼,眨眼至少要保证4~5次/分钟,频繁眨动眼睛是有利泪液分泌的。
(3)均衡饮食:不偏食,以易消化、清淡饮食为主。多食蔬菜、瓜果、豆类、鱼、动物肝、瘦肉、鸡蛋、牛奶等高蛋白且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。尽量减少油炸、膨化及辛辣的食物。早餐应吃好,以保证旺盛的精力,中餐应多食入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,晚餐宜清淡嘲。
(4)改变不良用眼习惯:关灯看电视、玩手机,戴隐形眼镜睡觉,过度依赖眼药水等不良用眼习惯都要改变
4、中医如何治疗干眼症?
(1)中药内服:
目前中医对干眼的辩证总体都以阴虚为主,其中肺阴不足证、脾胃湿热证、肝肾阴虚证、气阴两虚证最为常见。
常用的治疗干眼的药物有麦冬、枸杞子、生地黄、当归、菊花、白芍、茯苓、熟地黄、山药及甘草等。
(2)中药外治:
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为中药熏蒸和超声雾化。中药熏蒸是利用熏蒸的水蒸气和热量,将中药直接作用于眼表,加速眼周血液循环,促进泪液分泌,改善眼周的营养状况。
超声雾化是在传统的中药熏蒸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它是在超声雾化器中添加单一或复合的药液,经过冲击后,将其转化为细小的雾滴,直接应用于治疗的部位,从而提高药物的效果,起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。
(3)针灸治疗:
针灸治疗干眼方法多种多样,可以大体上分为刺法和灸法,刺法是通过针刺、电针及揿针刺激患者穴位,达到改善眼部不适,提高泪液分泌的效果,有学者的研究表明揿针甚至对角膜的病理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。
灸法又分为雷火灸和隔核桃灸。
雷火灸是以艾草为材料,加入中药粉末,以艾条为媒介,使皮肤腠理开放、药物透达穴位,在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及通筋、化瘀、活络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。
同时雷火灸也常和针刺、按摩及中药内服、中药外敷连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。隔核桃灸又被称作核桃壳灸或核桃壳眼镜灸。
即将一个核桃均匀的分成两份,去仁留壳,浸泡在具有清肝明目、疏风散热等功效的中药液中,将浸泡后的核桃壳放入细铁丝制成的眼镜框架中,借助艾灸熏蒸眼部,使药力直达病所,达到治疗效果。
中医治疗干眼方法多样,疗效显著,可以有效提升干眼患者的生活质量。无论是否有干眼的困扰,都要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,多运动,多吃新鲜蔬菜,保持情志调和。最后,祝大家都能远离干眼的困扰。
来源:北京中医院